80后的你,儿时玩过哪些玩具?又有哪些儿时记忆?
80后的记忆
童年是每个人都忘不掉的美好记忆,作为一个八零后,我小时候的童年是无比欢乐的,相比于现在的小朋友,虽说那时的我们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游戏,没有手机,没有如今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子产品。可是,我的童年依然有很多非常有趣的游戏和玩具。
“嗨……小霸王”,这熟悉的开机音效,相信很多朋友都还记得。《魂斗罗》,一款非常经典的游戏,曾经为了能把初始的3条命调成30条,费劲了脑汁,我最喜欢的是散弹,每次吃到这样的***都会激动不已。在练就了一身本领后,我已经不需要把设定改为30条命,便能玩很久。《忍者神龟》、《双截龙》、《超级玛丽》、《影子传说》等等,太多太多好玩的游戏,让至今的我依旧怀念。
电子游戏厅
相信很多80后的朋友都对这个地方充满回忆,《拳皇***》是我最喜欢的街机游戏,那时候的八神庵,还没有如今这么疯狂,大蛇还是一位隐藏选手,觉醒的莉安娜,还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到,我最喜欢三神器队,分别是草稚京、八神庵、神乐千鹤。这三个角色,每一个技能,包括连招和大招的释放,如今自己还能略知一二?不知朋友们还记得吗?
“小皮球,驾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相信很多女生都会对这首童谣非常熟悉,没错,它就是在玩跳皮筋游戏时,嘴里不停哼唱的。那时的我经常会跑到女生跟前,人家跳的时候,自己在一旁捣乱,然后被一群女生追着打。玩弹珠是每个男孩子都喜欢的游戏,那时候为了能得到对方手里的弹珠,自己曾苦练技术,最后,从小伙伴手里赢下来的弹珠,整整装满了家里两个瓦罐。丢沙包、打面包,这些儿时的游戏,如今再也没有人玩起。
那时的自己,***期期间最快乐的事,就是跟几个要好的小伙伴,一起到村里的小河中逮螃蟹,抓泥鳅,记得自己曾经被螃蟹夹住了手指,疼的哇哇大哭。小水桶里,很快就能抓到许多的泥鳅。记忆中的大山,是小伙伴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因为上面有无数的山果,比如,核桃、山杏、山枣等等,每一次的上山,都能获得满满的收获。
太多太多的童年美好,如今只能留在自己的回忆里,我们再也回不到那个充满欢笑、天真的年代。如今的自己早已成家立业,可我还是会去想念,想念自己的童年,儿子曾这样问过我:“爸爸,你说你小时候跟现在比,什么都没有,那你都玩什么啊?”我笑着回答他:“爸爸小时候玩的东西可多了,有……还有……”,在回答他的这一刻,我知道,自己的脸上一定洋溢着无比幸福的笑容!
印象最深刻就是摔泥巴。用含胶性的泥巴捏成碗状,使劲的摔倒一个平整的石头上,会发出“砰”的声音,在碗的底部会蹦出一个大洞,然后小伙伴们会拿出自己的泥巴把大洞给补上。小伙们就是比比谁摔得响,谁摔得洞大。由于我的童年时刻身体比较瘦弱,胳膊腿的很细,没有力气,每次都没有几个大个子小伙伴玩的好,几乎每次都是我输,但每次还都想跟着几个大个子小伙伴们一起玩。
感谢邀请回答问题,本人82年,标准的80后,新中国的顶梁柱[可爱],得瑟一下!也是压力最大的一代人,父母的接班没跟上,改革开放的下海拾金年代没跟上,房子便宜时候还太小,长大了,房子涨的已经遥不可及了[流泪],现在也正是父母老去,儿女还小,家里面的顶梁柱,压力山大,不过提起童年还是很快乐的,下河捉虾摸鱼,撒尿和泥,开心的不得了[可爱]要说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就是这个
小霸王游戏机,小时候家里条件不能说太好,也算不错,这个游戏机承包了我的童年
其中最痴迷的就属魂斗罗,最后也是被父母成为要挟我做这做那的筹码,开个玩笑,父母也是为我好
超级玛丽也是非常喜欢的游戏
这个玻璃弹珠现在的孩子已经不怎么玩了,现在的地板砖、水泥地已经失去了这个玩具的灵魂,玩这个必须是那种土地,挖几个小窝,中指来弹,把别人的弹珠往窝里击,玩的好的一天赢两口袋,即便最后被父母强制销毁也是开心的,自豪的
还有很多了,一个在没有网络的年代,我们的小伙伴们更单纯、更快乐,近视眼很少,看现在的小孩们,哎…有一天带我儿子回农村老家,玩了一会就喊回家,说没电脑没WiFi,手机信号都不是太好,现在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不过我还是觉得并没有我们那时候快乐,大家有没有同感
我的玩具和回忆大都和大自然有关。
1,蚂蚁。夏天,看它们排队整齐,沿墙角爬来爬去,最后钻进一个地缝里。有时候看到它们全扑在一个动物尸体上堆成一座小小的黑包,就想抓个活的苍蝇,看它们怎么处理。捉弄蚂蚁,我可以蹲那儿几个小时。
2,螳螂。村口有片小小的竹林,上面有好多螳螂,大的小的,有翅膀没翅膀的,肚子长的短的。我家小后院没螳螂,桑树上、桔子树上总有毛毛虫,于是我就想抓几只养在后院里。小小的手,两个手指夹一个,一次抓四五只。螳螂的钳子那是真疼,有时候都被夹出血了,于是改成一手抓一只。第二年的春天,我就在后院里发现了很小的小螳螂。
3,蚕宝宝。这个应该很多人养过。最开始,自家小后院里没有桑树,我总要到处找桑叶。后来同几个小伙伴偷偷的去别人家门口的桑树底下拔桑树苗子。种了两三株,只有一株活了,没几年就长得有2楼那么高了,轮到别人家的娃***来偷我家的桑叶。我家的蚕宝宝从没饿过肚子,我有时还有桑葚吃,不过我不爱吃。
4,小龙虾。钓龙虾,那是最有意思的事了。夏天烈日炎炎都挡不住我们一群小破孩。一根破竹竿,头部系个小白绳,绳那头扎个刚甩死剥了皮的田鸡,往水草那儿一放,没一会儿,绳子就崩直了。龙虾就是个吃货,出水面了还不松手。有时候冷不丁还会引来蛇,把我们吓的,赶紧换个阵地。钓龙虾我们一钓就能钓一天,桶里大的小的,够吃一顿。那钳子,可比螳螂还猛。
5,田螺。夏日的傍晚,怎么能不去河里游泳。我不会游泳,就套在一个黑黑的像轮胎一样的游泳圈里。河岸边,河埠头的石壁上大大小小好多的田螺,一边游一边摸,把个河沿岸摸了个遍,回家献给爸妈。
还养过一只猫,一只兔子,都是放养的,一老死,一被偷。虽然没什么玩具,但这些大自然的馈赠,让我也拥有了一个美好的童年回忆。
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娃,我们有很多玩具……
且把杂谈换酒钱 2018-11-23 15:11:31今天在悟空问答上看到了这个问题,
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
80末出生鄂西北农村长大的孩子
回忆一下,我们那琳琅满目的自制玩具
1.bia(读第一声),不同的地方叫法各异,这个读音是我们当地方言,实在找不出哪个字对应;
做法为:用纸折出来的方纸片,犹以厚一点的为佳,硬纸板(稍薄点的)为上佳材料
游戏规则为:一方放一个在地上,另一方拿自己的往地上摔,能掀翻前者为赢,双方轮流出手
打bia
2.楝(lian)果枪(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字)
做法为:一根稍粗于筷子的竹管,两头切掉,打磨圆滑,取楝果一分为二作半球形;以竹管两端各实半粒(凸面朝内);
玩法为:以筷子一根捅竹管一端,另外一端的楝果则在大气压强之下射出,因名曰:“楝果枪”
乐趣是:主要[_a***_]听个响,其次用来射击一些目标,具备一定危险性
楝果枪
楝果/楝树
3.泥巴,这个大家都玩过,玩法各式各样,以捏塑各种形象为主
说一种我们小时候的玩法:取黄泥一块,盘熟,捏成方形覆斗状,然后朝地面一摔,泥巴就会炸开一个洞,对方就需要自己出一块黄泥捏成饼状(尽量薄)覆盖于洞上,称之为“补”;
这个规则是:以赢泥多者为胜,以声音更响着为傲,以破洞绽放优美者得意;
材料要求:这个游戏要用好的黄泥(我们那儿方言称之为黄胶泥),颜色正不粘手很干净。
玩泥巴,这泥巴盘的不够熟
4.弹弓,玩的最多,因为这个挨打也最多,几乎没有哪家爹妈没因为这个揍小孩的,也没有哪个玩弹弓的小孩能逃过挨揍的;我们当时玩的弹弓是自制的,
做法为:取Y字形树杈一个,橡皮条/管两根(尤其是诊所里面用的压脉带为上品),小长方形皮革一块,线绳若干,就备齐了做弹弓的材料了;其他就是组合了,脑子正常的看一眼材料就知道怎么组装了
规则几乎没有,打鸟的,比准的,比远的,各式各样不拘一格
本人至今还能做出来,而且手艺算是上乘。
勉强能赶上我自制的水平
5.推圈,这个应该是比较值得推荐的游戏,集趣味性、技巧性、运动性于一身,尤其推荐给当下天天窝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的小孩;
做法为:铁丝一端作握手,一端先折“U”型钩,再把“U”型钩与钩身折为垂直状;
玩法是:推动铁圈以铁钩控制速度方向奔跑;以操控速度和技巧优越者取胜
乐趣是:迷之乐趣,说不出来,就是特别喜欢
一写到这儿我就想起了当年那个大夏天的烈日下穿个裤衩子光脚裸背推圈推得满头大汗一身黝黑的小子,没错,那就是我。
推圈
商品化的铁圈,比我们当年自制的精致多了
6.陀螺,这个好像哪里都叫这个名字,一说大家都知道,连制作方法都不用介绍了。提一句,本人曾经是一个上乘的陀螺制作手
真丑,不是因为我找不到合适的图我都懒得传这张
还有这张
网上搜的这个图,真丑,比我做得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我还会在这个上面安装手电筒灯头,用的木头也是松木,纹路金黄漂亮
图中红圈部分套在陀螺圆柱体上端
配上一支小鞭子,一打能打一整天,甚至可以抽着陀螺走路,毫不影响速度。
7.既然本篇说自制玩具,那就得拿出压箱底的宝贝了
链子枪
材料:硬铁丝、自行车链条、橡皮条、辐条冒(自行车辐条顶端那个类似螺母的东西)、火柴
制作方法:自行车链条拆解成“8”字状一节一节的,硬铁丝折成手枪状,橡皮筋(皮条固定),火柴头作发射药;8”字形链结堆叠排列紧固,下端以枪身铁丝贯穿,上端作枪管,撞针为直铁丝,多用橡皮筋,既作固定用又作复进簧用。
原理是:撞针以橡皮条提供弹力,拉动撞针击发火药
胜负:这个不存在胜负,能拥有一把就已经牛逼哄哄了,后面会跟一群小跟班
乐趣的话:好像除了锻炼一下动手能力,吸引一下没有的小孩之外,那就是听个响儿了
特别注意:该玩具有一定危险性,不建议孩童把玩
PS:这玩意儿,我也会做,也曾经拥有过
链子枪
原理图
8.链子枪有一种衍生产品叫磕枪,相对简易制作
做法为:硬铁丝、辐条帽为原材料;铁丝折L形,辐条冒封闭一端,磨平螺纹,结实的丝线链接辐条帽与L形铁丝防止辐条帽在爆炸时飞出伤人(其实小时候主要怕炸飞了再做麻烦)
玩法为:火柴头装填辐条帽,L形短的一端虚插入辐条帽,找硬物表面,比如石头水泥地等,用力一磕。
乐趣就是:听个响儿
原谅我实在找不到图片,只好献丑自己画一副给大家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ju(读第一声),很多地方那个称之为玻璃珠、弹珠等,这个读音也是是我们当地方言,也找不出哪个字对应;有多种游戏规则,不一而足,总的来说以精准击中为胜;与台球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因为无法自制,所以调到了最后,但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一大童趣
ju
其他诸如橡皮筋啊、跳绳啊、踢沙包之类的我们也玩,但主要是女孩子玩,不太符合我的气质就不做解读了;再有些偷瓜摸枣、逮鱼捉虾、上山下河什么的因为不涉及自制玩具也不一一叙述了
总的来说,80九十年代的农村娃,物质条件虽然差一些,但是快乐绝不比现在的孩子少
甚至,我们那个年代,比现在的小孩乐趣更多...
小时候最怀念的零食,游戏,玩具,有哪些?
感谢悟空邀约。
人到中年就开始怀旧,怀念小时候的事。童年的无忧无虑让人觉得温暖幸福。说到最怀念的零食、游戏、玩具,还可以表一表。
一、先说说零食。
生于七十年代的人,物质还是非常匮乏。但凡有零食,都能感觉到幸福感爆棚。
第一款免费的零食就是花生。每次玩耍、上学、放学后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存放粮食的屋子,打开花生袋子,抓几把花生放进口袋。边走边吃。
第二款就是0.15元一袋的瓜子。这是看电影必备的零食。吃起来津津有味。
第三款零食就是酸甜粉。白色粉末,酸酸甜甜的很好吃。这不经常买,因为家长一般很少给零花钱。
二、再说说游戏。
小时候的游戏都是就地取材。
玩石头。每个人都有一块儿石头,有圆形的、有长方形的。在地上画出四道线,分出输赢后。一方把石块放在第四条线上,另一方在第一条线上开始投掷。记得有几个环节:拉白、尿尿、撩油,这都是我们当地的方言土话。
跳绳。用草编的绳子玩起来不亦乐乎。
玩石子。五个一组或者多个一组。
玩挑棍儿。捡雪糕棍儿,之后散在地上,另一方用一根雪糕棍来挑,不能动到其他。挑的越多就赢了。
玩泥裹雪球。把雪做一个球,然后用干土洒在雪球上,一层一层。直到完成一个泥球。等雪化了,里面中空。然后把泥球分开,往里面放几个石子。再把泥球合上。晾干后,摇晃泥球,石子碰撞有响声。
三、最后说说玩具。
小时候的玩具也是就地取材。
木柄弹弓。找一个Y字型的树杈子,之后用自行车内胎剪成条状,再用一段牛皮腰带。做成一个弹弓。
铁环。滚铁环是儿时最常见的玩具。
木***。
…………
满满的都是回忆,儿时简单,但是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