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龙虎斗吗?在家可以自制吗?
作为一名彪悍的肉食主义者,无肉不欢,啥猪肉兔肉驴肉等,都能照单全收。想当年去湘西旅游,我可以像当地人一样,大快朵颐地吃当地的腌制过的生鱼生肉,同行小伙伴都向我投以敬佩的目光。
但扪心自问,在吃这个问题上,壹周君比起广东人,那差距还是有半个小宇宙,因为他们还敢吃猫、吃仙鹤、吃水獭、吃松鼠、吃猴子……上至虎豹下至甲虫,这些东西,我还真不敢说我都敢吃,因为我吃起来还是有点心理障碍的。
龙虎斗虽然我还真没有吃过,但是蛇我是吃过的。比如“二龙戏珠”,就是将两条蛇加上白鸽子蛋以及鸡柳肉加上香菇粒、火腿茸,吃起来那是相当美味,蛇肉吃起来比跟鳝鱼肉相当,香嫩可口。
“龙虎斗”这道菜在广东算是一道常见菜(真为生活在广东的喵星人提心吊胆),是广东菜馆的主要特色名菜,据说此菜始于清同治年间,当时有个名叫江孔殷的人,生于广东韶关,在京为官。回到家乡后,经常研究烹饪,想创制新名菜。
有一年,他做七十大寿时,便尝试用蛇和猫制成菜肴,蛇为龙、猫为虎,因二者相遇必斗,故名曰“龙虎斗”,此菜便一举成名,从此,整个广东省的街上就很难看到流浪猫了。后来,有美食家觉得味道太单调,又往锅里加了一只鸡进去,就变成了龙虎凤三角虐恋,哈哈哈,这是歪楼了。
理论上,在家是可以自制的。做法不过3步:
1、把蛇进行处理加水煮熟,捞出拆取蛇肉,将猫肉加清水,姜汁,白酒,葱煮熟取出拆肉;
2、将拆出的蛇肉,猫肉撕成细丝,用姜、葱、精盐、绍酒煨好;鸡丝用蛋清,干淀粉少许拌匀,在四五成热的锅内快炒迅速取出;
3、将蛇肉,猫肉,鸡丝,鱼肚,冬菇,木耳,陈皮放入炒锅,加鸡汤,蛇汤,绍酒,精盐烧滚后小火稍烩,燃后用旺火烧开,用湿淀粉少许勾薄芡,出锅倒入大汤锅就可以上桌了。
不过这其中最难的一步,当属如何解决猫肉。
你从哪里捉到一只猫可以入菜,然后还要开膛破肚,分类清理各种内脏……我听它“喵”一声,我真的下不了手……阻止你做成这道菜的最大困难在于你怎样搞定自己,单纯把它看成鸡肉、猪肉、鸭肉,从而就可以顺利搞定这道猎奇菜。
对吃这种事情,咱们年轻人追求一点小***还是可以的,毕竟人生需要多元的体验嘛!
在中国古代,龙和虎之间有过异常激烈的争斗——这里说的龙虎斗,不是老虎和龙的争斗,而是两个部族的斗争:以黄帝为代表的部族,图腾是虎;以蚩尤为代表的部族,图腾为龙,经过激烈的争斗,黄帝一族获胜,蚩尤被杀死,战斗以“虎”获得胜利而告终。但黄帝为了团结各个部落,使蚩尤的族人彻底归顺,将图腾改为龙,从此中华民族便成为“龙的传人”。
中国文化里有不少关于“龙虎”的意象和故事,譬如成语就有“龙争虎斗”、“虎啸龙吟”。龙和虎充满活力,但是二者相斗起来,谁会最终获得胜利?
说起龙虎斗,不得不佩服广东人在吃的方面的想象力。广东人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龙虎斗从战场上移步到了饭桌上。现实世界里没有龙,又难吃到虎,就把二者缩化为蛇和猫吧——结果蛇猫同归于尽,都被好吃的人给煮了!
广东人吃蛇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后来吃蛇不过瘾,又加入了果子狸和猫。清朝同治年间,有一位出生于广东韶关的人,叫江孔殷,他在京上任,辞官后专心研究烹饪。在他七十大寿的时候,研究了一道新菜,以蛇和猫肉做了一道菜,味道甚佳,深得众人喜爱。后来,客人提议汤不够鲜美,江孔殷又在蛇和猫的基础上加了鸡一同熬煮,人们把这道菜称为“龙虎凤大烩”,因为习惯的原因,大家依然称这道菜为“龙虎斗”。从此,龙虎斗闻名于世。据说江孔殷还是五蛇羹的发明人,江家一出现新菜式,立刻就会被外面的酒楼争相仿效。
至于在家如何自制龙虎斗,那得看列位看官的口味、胆量是否够大够重啦!
“龙虎斗”光听名字就很霸气,跟搏击似的。。食材也很***。
吃猫吃蛇
没错,食材是蛇和猫啊!!!!吃蛇本来就很厉害了,还吃猫!!爱猫人士估计会不乐意了,喵啊!难以想象的食材。想哭。。。
"龙虎斗"故事由来
"龙虎斗"一菜相传始于清同治年间,当时有个名叫江孔殷的人,生于广东绍关,在京为官。回到家乡后,经常研究烹饪,想创制新名菜。有一年,他做七十大寿时,为了拿出一道新名菜给亲友尝鲜,便尝试用蛇和猫制成菜肴,蛇为龙、猫为虎,因二者相遇必斗,故名曰"龙虎斗"。
真的很补很有营养
猫是我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动物,通常都是将猫作为宠物,不过其实猫是可以用来食用的。猫肉不仅可食,也可医用,只是我国人民群众没有吃猫肉的习惯,中医中药也不大强调猫肉的医疗作用。猫肉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还有很好的食疗功效,经常吃猫肉可以起到补血益气和通络等作用。
猫肉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盐及维生素等,可以看出猫肉的营养价值很高。那功效肯定也是很多的,如滋阴补肾、补血、补虚劳。
猫肉忌食人群:猫肉助湿发毒,有湿毒人忌之;慢性***性皮肤病患者应适当忌食;另外猫肉有伤胎之弊,故孕妇忌服。
蛇肉就更不用说了,蛇肉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有增强脑细胞活力的谷氨酸,还有能够解除人体疲劳的天门冬氨酸等营养成分,是脑力劳动者的良好食物。蛇肉中所含有的钙、镁等元素,是以蛋白质融合形式存在的,因而更便于人体吸收利用所以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炎症或结核是十分必要的。
蛇肉忌食人群:疾、疮疡者忌食。
说完了,有胆量的人可以尝尝。。。吃完应该蛮爽的。
我正真吃过,不过那己经是我童年的记忆,放在一起做来享受,没做过,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抓到就不错了,还讲究什么龙呀虎的斗。有时连盐都沒有,有时在山间柴火烧来糊焦焦的,这才是上等美味。伙伴们你有多少人有此存经的口福!
如果让你根据儿时玩过的土游戏编一个新游戏,你会编吗?
儿时玩过的游戏?这种回忆式问题总会不知不觉的暴露出年龄。在那个网络并不发达的年代,小时候的我们并没有手机、电脑、平板这种高科技产品,取而代之就小伙伴们聚在一起,玩我们那个年纪应该玩过的游戏,也是一种美好的童年回忆。
小编简单说说儿时的游戏。
打弹珠
打弹珠,又叫“弹玻璃球”、“弹球儿”、“打珠子”、“打玻璃珠”,一种流行于20世纪下半叶的儿童游戏。弹玻璃球,应该是一项世界性儿童游戏,各国儿童都会玩儿。 玩法通常是“出纲”或“打老虎洞”:在地上画线为界,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输,叫“出纲”;或在地上挖5个小圆洞,谁先打完5个洞,就变老虎,然后打着谁,就把谁的玻璃珠吃掉,这叫“打老虎洞”。
男孩子大多热衷这类纯技术性的游戏,在玩时彼此之间还常互相攀比谁的弹珠较多,对他们来说,那可是一笔值得炫耀的财富。
丢沙包
丢沙包,是指用碎布及针线缝成、用细沙,(或者大米,玉米粒等)塞满的沙包用来作武器“投杀”对方的。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丢沙包游戏方式。
丢沙包是中国大陆经典的儿童集体游戏之一。1980年代至1990年代极为风靡,但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发展和***方式的增多,丢沙包这种游戏已经淡出孩子们的视线,但是还是常见的活动。
玩法就是在规定场地内前后各一名投手用沙包投击对方,被击中者就罚下场,若被对方接住,则此人可以增加“一条命”,或者让一个本已“阵亡”的战友重新上场。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绳、跳猴皮筋,是一种适宜于儿童的民间游戏,约流行在20世纪50至80年代。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亦可分两组比赛,边跳边唱非常有趣。先由俩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长,其他人轮流跳,按规定动作,完成者为胜,中途跳错或没钩好皮筋时,就换另一人跳。
同时跳皮筋的过程中,还有经典的儿歌“小皮球,香蕉梨,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五六,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五五六,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六五六,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
这些经典的儿时游戏,总能让人回忆起那无忧无虑的时光,没有生活所迫、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小时候总想长大,长大后却总想回到儿时。
还有很多这种经典的儿时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