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会说?
谢谢,让我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觉得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要不同对待,但是每个阶段的对待都包含着尊重!
“我觉得孩子的健康成长就像一棵树一样,他是有时间段的。你可以给他浇大量的化肥,这个树长得很快,但到最后他实际上可能是病态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多小天才长大以后后发力、爆发力差的原因之一。”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访时说。这已经不是俞敏洪第一次谈别给孩子拔苗助长的话题。在他看来,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是当下很多家长应该做的事。而不少家长,也存在不少误区。提到尊重孩子,其实各种声音已经有很多,但是不少家长觉得,其实最想知道的是,到底应该怎样尊重孩子,家长又应该做什么?所以,说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是多么的重要!
其次,我觉得帮助孩子学会排解压力,从小注重孩子情商的培养也很有必要!毕竟孩子的一生很长,不止是在校园这个象牙塔和家庭温室里长大!所以情商的高低对于适应这个社会来说尤为重要!
最后,我觉得也是最关键的是家长以身作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做不好,如何管理孩子!就拿孩子玩游戏来说吧!这边妈妈批评孩子玩手机玩游戏,孩子哭天抹地!那边爸爸玩的忘乎所以,孩子都会有比较的,为什么你要求我,却不要求爸爸,不公平!时间久了,是不是就会出现偷着玩,即使你再管教也不服气!
总之,我们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够尊重孩子,正确引导,静待花开!
和孩子沟通是需要技巧的,尤其是我们想让孩子听我们的时候,想去倾听孩子的时候。方法不当反而适得其反。
1.关注孩子的感受
孩子:“爸爸,在学校里做了一只小兔子,结果搞砸了。”
这个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通常会说:“有啥好哭二,不就是一只耳朵断了吗?”
当孩子不开心的感受遭到你的否认或者忽略时,通常会变得更加难过。
这个时候即使你给孩子一个看似合理的解决方案:“你可以再重新做一只兔子。” 孩子也只会据理力争:“我不想要新的,我就想要原来那只。”你的解决方案并没有什么效果。
这个时候学会倾听孩子,也许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时候孩子会给你娓娓道来:“老师给我们发了泥巴,我做了兔子,结果掉在地上了。”这个时候简单的一句“奥”或者“嗯”会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了。“我试着用胶水粘住,可是并没有用。””那你一定很纠结。”当孩子说出他们的纠结时,不妨让说出他们的感受会对他们有一些帮助的。“我敢说,你一定希望自己说一句咒语,兔子耳朵就会重新长出来。” 此时,当你用充满幻想的方式给予他们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时,孩子通常会很感激你。
关于与孩子寻求合作、代替惩罚、关于赞赏、关于愤怒。还是图片比较直观大家看图吧!
关注@爸妈学院 做成长型父母,每天学一点育儿心理学,成为最懂孩子的那个好朋友。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会说?
作为幼儿教师和宝妈的我,在生活中这个问题遇到次数还真不少,我是这样做的。
1.这样做孩子才会听。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想法,把孩子当成你的好朋友,与他一起说话时要多问问他的意见。比如我们家孩子在疫情期间特别想出去玩,而我不想让他出去,我是这样跟他说的,我蹲下来用商量和建议性的话跟他说,宝贝妈妈知道你很想出去玩,其实我也很想出去玩,但是我们不能出去,因为外面有很多***,它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带到家里来,然后传染给家里人的,这样爸爸妈妈被传染了就会被送医院的!目前我们可以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出去玩被***传染让自己难受,第二个是在家里我们一起画你最喜欢的汽车,看到宝宝做选择有点犹豫,我说妈妈会选择在家里画自己喜欢的车,宝宝你呢?他就回答说那我们一起在家画画吧!只要好好跟孩子解释,孩子是有辨别是非能力的,不能用威胁和命令的语气跟他说话,这样孩子会闹很厉害适得其反。
2.怎样听,孩子才会说?
宝宝有时喜欢嘀嘀咕咕说一大堆或是吞吞吐吐半天才说出一句,大人就会没耐心听觉得烦不搭理他,当宝宝每次跟家长说,家长都是敷衍孩子,导致孩子遇到问题不跟我们说。我们在听孩子说话时,不能一心二用,认真对待他说的每个问题,礼貌回应耐心倾听,孩子才会说。我是这样做的,一次宝宝用很慢的语气跟我说,妈妈/我们/幼儿园/有/一个/小朋友/中午/没睡着/…我/都/看到了,我蹲下来用很感兴趣的眼神看着他说,他说完后看着我,想看我是怎么回答的,他一说完,我立马夸奖他,哇!宝宝你观察得真仔细呀!那后来他怎么样了,宝宝说我后来睡着了,不知道,我又说宝宝中午睡着了做得真好,宝宝每次与我说话,我都是很认真的听完,并做出了我的回应,所以宝宝每次心里有事都会主动跟我说。
以上就是我的经验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你说呢?”这是亲子对话最佳的引导话。
沟通的意义取决于对方的回应。
1.沟通时,你说什么不重要,对方听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总是强调你说得正确没有用,孩子从你的话语中接收到什么信息,对他来说才重要。
2.话有很多种方法说出来,使对方能完全领会你的意图,便是最好的方法。没有效果的话,你越说,孩子越不接受,效果越差。
3.没有两个人对同样的信息存在同样的反应。一个孩子对你说的话的反应,不代表另一个孩子也一定会有同样的反应。
4.用孩子听得明白,能够接受的语言、语气,说话模式对他说话,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5.说话有没有效果由讲述者控制,由听着决定。孩子的反应,将表明你说的话有没有效果,你可以通过改变说话的内容和方式去控制效果。
“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这句经典教育名言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他在向天下所有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们传达着一个信息——“我们”应该给儿童的需求提供养料。
那么要通过什么方式提供呢?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就是鼓励孩子,激发出他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培养孩子自信、自尊和自立等优秀品质。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会说?这个问题本质上说的是父母和孩子怎样有效沟通。
“不听父母说的话,也不想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在日常家庭中普遍存在!
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父母说一串话,孩子半句没进听耳朵里,你问一句:“你知道了吗?”,孩子抬头回复一个“啊?!”这种情况就是无效沟通。什么效果也没有,浪费时间和感情,甚至会让父母心里很不痛快,进而演变成“吼叫”式教育。
另一种情况,你想听,孩子却不想说!爸爸妈妈想听孩子在学校里的事情,孩子选择沉默或者应付式的说“没什么事情”。交流提前结束!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父母在一开始没有跟孩子建立良好的平等关系,总是站在高处,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同孩子进行交流,有一种“我是你老子,你就得听我的”的霸气。
孩子想跟父母说的时候,得到的是“等一等”、“我忙完”这一类回答,没有得到及时的回应,再想听孩子说什么,孩子没有了兴致!
总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父母孩子缺乏对等关系;二是父母孩子交流感情不同步!时间一久,孩子不愿听父母说的,父母想听孩子不愿意说了!
跟孩子如何对等有效沟通交流?
孩子首先是一个个体的存在,他需要我们大人的尊重。要想了解孩子,就要设身处地的从孩子出发,知道他们的喜好,知道哪样说哪样做他们会开心,得到孩子的认可,觉得父母除了养育他们之外,还是他们最可靠的朋友!
1、多和孩子产生共情
和孩子产生共情,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从而打开孩子的心扉。
幼儿园小朋友放学接回家,家长可以看孩子的表情,幼儿阶段孩子的一切愉快不愉快都会表现在脸上,他不会刻意的隐瞒。连蹦带跳的,说明他今天在幼儿园很开心,也一定发生了很快乐的事情,爸爸妈妈可以先入为主“宝贝,你今天像只快乐的小鸟,我都忍住不想和你一起跳起来”,孩子一听,就会来了兴致,不用你问,他就说在幼儿园里的高兴事情,一旦说起来根本就停不下来,一直到睡觉可能都会重复不停!
2、多说甜甜话、鼓励语
同样是跟孩子说一件事情,讲一个道理,指责性、严厉的话语,就算大人听到也不舒服,孩子的心一直在反抗你的大声严厉了,根本听不进去内容是什么,更别想让他能听从你的意见建议了!
相反如果是用甜甜话,类似于“我的宝贝很勤劳,他肯定会......”“这样做的宝贝,我会更喜欢”,或者鼓励性的语言“宝贝再努力一下,会更棒!”“宝贝你这样做,会得到爸爸妈妈更多的奖励”!孩子毕竟是孩子,越表扬越用甜甜话,他就越表现的乖巧努力认真!
举个例子,让孩子养成收拾自己玩具的习惯!如果爸爸妈妈看到每次乱七八糟的玩具,立马吆喝“某某某玩完玩具收拾起来,从哪里拿的放回到哪里去,说了多少遍了!”再配上手指指着,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孩子会听吗?有时会听,只是当时屈服在权利之下,下一次照旧!
而如果爸爸妈妈抱起孩子,让他在我们的这个高度俯瞰一下自己的“杰作”,乱七八糟的玩具,然后说“宝贝,你是不是和我一样,觉得这样很不整洁,很不舒服?”“每次玩后我们收拾好,怎么样?如果你觉得有困难,我可以帮你一起收拾!”“一次收拾这么多,是不是很累?我也觉得累,那下次玩一个收一个,是不是就会更好?”收拾完后,别忘记表扬一下孩子!下一次他就记住了,拿了玩完赶紧放回去!
3、降低声音和语调
一直说不要“吼叫”式沟通教育,但很少父母真正做到一次都没有,因为真的有时候孩子的表现让我们忍不住!所以要从降低声音和语调开始,慢慢的改变,也可以让我们浮躁的心得到平静!
孩子是一朵朵花朵,需要爱,需要我们温柔的呵护,只有这样才能开出最美丽的花!
4、多说引导性话语
和孩子沟通,要一直进行下去,就要多引导孩子说,引导孩子做!
“这样的话,我们该怎么办?”“宝贝,如果是这样的话,最后会怎样?”......
总之,爸爸妈妈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家长,既能让孩子听,也能让孩子说,就要在是父母这个身份的基础上,成为孩子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