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过一个动画片,大概是1996-1999年的?
出自韩国动画【很久很久以前】该片根据朝鲜民间故事改编而成,全片通过恩比和格比两个似人又似花仙子一样天真可爱的孩子同似蔬菜又似仙人的老人(萝卜道士和***道士)帮助人类所做的一件件好事,告诉人们:人与人之间存有友好、和睦、善良;教育人们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惩恶扬善。
生产队时,物价是怎么样的?
七五年下乡插队第一年国家管,42斤粮票10元钱每月,出勤三月干到年底分了一百多元钱,工分一分一毛多钱,十分一元多钱,挣十分的人的什么都的会,小队壮劳力男人,女人最高八分,知青最高是六分,干一天挣五六毛钱我们知青,主要是接受社会走向社会。
生产队时,恐怕所有的人都对物价二字没有概念,那时农民都是穷的叮当响,哪有钱进城买东西,再说农村一年四季都忙,也没时间上街。
不过那时的东西确实便宜,一毛钱可以买碗面条面叶吃,七八毛钱可以割斤肉,七八块钱可以下一回馆子,便宜吧,的确很便宜,但就这老百姓还是消费不起,没地方进钱啊,工作人员尚且可以,一月有个三几十块钱的工资,农民不中啊,一日三餐能填饱肚子就谢天谢地了。
时代不同,无法比,只是当时物价低,但生活困难,消费经济几乎没有,只有生产队的粮食、自己种点青菜、养点家禽自养自用,过节才有好吃,鸡蛋0.8元/个,猪肉食品公司0.86元/斤凭票购买、粮票、家有单车、衣车、手表“三转一响”的富有,冰棒0.3分、0.5分根,读书无用论,不用钱上学,太多联想了,长辈经历,我们了解一些。
答:生产队时期物价比较稳定,物美价廉,这是我的第一印象。
六十年代的生产队时期,我们生产队,每个正劳动力,每天的工值,一般在4角5分到5角钱之间,猪肉每斤6到7角钱,食用盐8分钱一斤,小学生用的白纸4分5一帐,鸡蛋5分钱一个。
到了七十年代,我们生产队每个正劳动力,每天工值大概是:六毛到七毛钱之间,交国家征购小麦公粮,每斤是一毛二分钱,玉米是八分钱一斤,当时猪肉价格是7毛钱一斤,其他的商品与六十年代,基本上没有变化。
再到八十年代,我们生产队每个正劳动力,每天的工值是一元二角钱到一元三角钱,猪肉价格是8毛钱一斤,鸡蛋和猪肉价格相近,也是六七毛钱一斤,其他日用品物价涨浮不大,基本上有国家***控制在合理的空间内。
我们村分田单干比较晚,在一九九九年以前,走的都是集体化生产队共同富裕的道路,一直2000年才解散了生产队。
生产队时期物价是低,一斤猪肉7毛6分,一天工分值一、两毛钱,别说平常不杀猪,就是有猪肉凭票也没有几户人家吃得起。现在物价猪肉十几元一斤,打一天小工最少能买十斤猪肉!
你读过上海文艺出版的《故事会》么?
《故事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到2010年吧,中国四大名刊《读者》《青年文摘》《知音》《故事会》之一吧。
第一,四大名刊各有特点。
《读者》以心灵鸡汤文著称,同时,兼以百科知识;《青年文摘》以青春励志文著称;《知音》以情感故事,尤其是名人明星情感故事著称;《故事会》以笑话故事、悬疑灵异、创业和农村类故事著称。
因这样的精准,迅速的找准了读者群,成长为中国四大名刊,当然,也是发行量最大的四三刊物杂志。
第二,我读《故事会》的时间,比较长。
现在,家里保守估计,还有二百多本,而比这数量要多得多的,读完都送人了。大概我读初三1999年元旦的时候开始,就期期必买。
也没有征订,而是到了一期上市时,顺手在报刊亭买一本。当然,也会顺道买《读者》和《青年文摘》,后来还加上一个《特别关注》。
但感觉是2010年左右吧,突然就好几期没买了,原因竟然是原来那几个报刊亭都没了。这一下,就放下这些杂志了。
现在,主要的阅读方式,就是手机阅读,兼之看一些纸质出版物,两者占的时间七三开吧,总之,看纸书的少。手机阅读,除了网络小说外,主要是新闻和深度分析类文章。
我当然读过《故事会》啦。这应该是最受全国人民欢迎的一本杂志吧。
记得小时候曾经很迷这本杂志,每个月都跑到邮亭去买。《故事会》内容丰富,很多故事都引人入胜,印象最深的要数***故事。不知还有没有朋友记得这个故事:有一个男人,想害死妻子夺取家产。他就在妻子的梳妆镜做了手脚。妻子每次一坐到装了隐秘开关的梳妆凳,这个镜子里就出现鬼影。没过多久。他的妻子就精神错乱,然后在恐惧中去世了……
后来我小孩也迷上了这杂志,小学毕业考试之前,还跑到一个旧书摊把几十本《故事会》买下来,藏在作业下面看。
然后我发现自己教的毕业班也有学生在看。这一届学生毕业以后,我回头教二年级,发现低年级的小孩子也看得津津有味,真是老少咸宜。
1963年创刊的《故事会》何以会拥有超强的生命力?无他,因为爱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故事会》就是那个给我们讲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