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秋收了,70,80的农村朋友,有没有关于秋收时的童年回忆?
我是八十年代初期生人,回想起来,小时候的秋收,很多事情存在了美好的记忆里。
好像是96年左右,那年我十六岁,那时候秋收没有联合收割机,都是用人工掰玉米,然后再用小撅头把玉米杆弄倒,最后捆成垛收走。
记得那天,地里的活基本都忙完了。大人们都回家了,让我在地里看着,下午吃完饭后他们从家里开拖拉机来拉玉米。地里没有人了,就我自己。我跑到地边一条干沟里抽烟休息,那里正好有一排树荫。我刚到那里,突然听到草窝里有动静。慢慢走过去蹲下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东边地邻大亮和他女朋友抱在一起,又摸又亲。看他女朋友那样,好像还很享受的样子。
我突然跳起来大喝一声。吓得她俩差点蹦了起来。哈哈。我跟大亮很熟,他比我大五岁,初中毕业走上社会了。
他爬起来要揍我。我边跑边喊:“你揍我我就到处散播你们的事。”他停下了脚步。最后我被他一盒烟收买了!😄
说起秋收,让我立马恍惚想到了收麦子。随即脑海里出现一轮火红毒辣的大太阳,灼热的风,高温天气和金黄灿烂如最纯粹沙漠的一大片麦田,镰刀割在麦子上的声音,无数麦子纷纷倒伏的形状,以及麦子被绑成捆,运回家,被送进打场机(脱粒机),脱出颗颗晶莹麦粒和人们挥舞着钢叉把剩下的麦秸秆,堆成大山一样的麦秸垛。
这些收获的情景都发生在夏季,因为太过浓烈,而产生发生在秋季的错觉,是否说明,秋收就乏善可陈呢?绝不!
秋收最先想到收玉米,完全可以将一个大活人的身高给淹没了,长满白萝卜一般大小的玉米,每个青色叶子包裹着玉米的顶端,都有一绺长长的胡子,拨开胡须就能看见里面累累如珠粒的玉米。把玉米从玉米秆上掰下来,装袋子,装满几袋子用一木制手扶小推车推回家,剥掉大部分叶子,留下三两片最有韧劲的,十来个一起,绑成一扎,架在屋檐下,静静等待时间晾干。
然后还要把玉米秆抱到地头,那是真高兴啊,你抱一堆,我抱一堆,三五个人差不多一个多小时吧就把放到玉米秆给抱完了,接着种麦子。刚收获完的玉米地,被咀嚼着新鲜玉米叶的牛们,拉着犁具重新翻开,农夫们跟在后面,一边吆喝着牛,一边把拌着化肥的麦粒撒进泥土里。然后,再用耕耱的平平整整,在脉脉秋阳的照耀下,悄然发芽生长。
关于秋收的回忆和记忆,那时候无忧无虑的在麦秸垛上玩,晚上还要轮流看打场机(脱粒机)想想都高兴,现在都遥远而零碎。再也回不去了。
我是将近70后的人!那时靠人踩的踩一天打谷机人好累了,那时路又不修好,加上没有交通工具,硬靠人挑,天气又热,到了夜边我不愿动了,又热又累!还要挑2里多路的路程,我挑了六七十斤谷子休息了几次才到家,吃了夜饭就想休息了!第二天早上日头晒***了才起床!
我们童年时的秋收是非常繁忙的,那时候没有收割机,没有拖拉机和三轮车,庄稼是靠人用镰刀一把一把割下来的,晾干用草绳捆好后再肩掮手抬到人力车上码好,实在装不下就用麻绳捆好再拉到场上码成大垛,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搭篷布起到防雨的作用。
等庄稼全部收割完,并将地里遗落的庄稼排着队拾干净运到场上之后,就怕天公不作美连续的阴雨天,所以马上就开始连天带夜地打场脱粒,扬干净后装袋入库。那时候的脱粒机是由选定的机手专门操作的,因为脱粒机两边各有一名解草绳递庄稼的,所以机手要不停来回扭动着身子往脱离机里喂庄稼,劳动强度是很大的,一定要身强力壮的人才能胜任。当然了机手拿的工分也最高,多是算一个半工,一个满工是十分,他们可以拿到十五分。
我们那时还小,但是秋收时刚好是暑***,所以也是要参加劳动的,从地里往路上背庄稼、收庄稼,在装了庄稼的人力车前拴根麻绳帮大人拉车,从大垛上往下扔庄稼,来回跑着提喝的吃的,可以挣到半个工,也就是五分。
当然了男孩子不免要偷奸溜滑的,有时候干累了,就藏到草垛里去睡觉,往往也有睡忘记了的,都下工了还没有醒来,就惹的爹妈到处喊着找。
再过来最高兴最激动的就是队里开始分粮和往家里拉粮了,这就意味着可以吃上香喷喷的干粮(饼子)和干饭(大米饭)了。
秋收,是我童年不变得回忆!
记不清是几岁,但从记事起,我的童年时光,在秋收时总会有那些夹杂着欢乐、无奈、汗水的感慨!
一到热火朝天的秋收时刻,总会忙得不亦乐乎。
那时候,因为我没有爷爷奶奶帮忙,我妈一个人忙不过来,外婆阿姨还有舅舅便会来帮忙,而我和哥哥一旦放学或放***,便会被要求一起去帮忙。
那时的我,对于冷冷清清的家,突然来了那么多的亲戚,热热闹闹的,我总会感觉很温暖很甜蜜。尤其是我们一起在田地里挥汗如雨甚至是偶尔割到手时,我的心总是被温暖与感动还有心疼充斥着,久久不散!
劳作到一定时间,大家都会围在一起,喝水,吃干粮,微笑着拉家常,有时还会打趣或者用当时劳作的苦来激励我,让我好好读书,以后有出息了就不用像他们那么辛苦却还赚不到钱。
那时的我还小又安静,不太会在众人面前说太多好话,只是顺从地点头。
有时候,为了打破沉闷的气氛,舅舅会和我比赛,我竟然就拼命地挥动镰刀,将稻谷一棵棵悲壮地倒下,成就了我的胜利。
每当这时,舅舅就会对我竖起大姆指:聪明能干,以后会有出息的。
小孩子都好骗,得到赞美的我,就会喜滋滋在更加勤奋地收割下去。
有着亲情的滋润,收割时的高气温、稻草割在脸上手上痒和痛、还有被镰刀割出来的伤口,还有收割完全了以后,挑稻草回家时肩膀上磨出来的水泡,好像都变得没有那么难以忍受了。
秋收,给我不止是回忆,更是对小时候缺爱的轻度治疗。
马的小时候叫什么?
马小时候叫小马驹,指未成年马一岁以下的小马。不同的育马者有不同的方式来应对这个阶段,有些马匹行为学者认为,让小马驹待在母马身边的时间越长越好对小马驹而言,离奶断乳期是很大的挑战。
而对许多的育马者及马场而言,这是不实际且不合理的。
当小马驹4-5 月龄大时,这些小家伙在行为上会开始表现出独立性, 并想和其他的马匹进行交流,当然这种交流还停留在玩耍相处上面,因此许多育马者认为,当小马驹6个月龄大时,就可以进行离乳的训练,如果在离乳前能先让小马驹进行独立的喂料训练的话,那么通常小马驹可以很顺利度过离乳期,成为独立的个体。
你是70后吗?你还记得小时候都玩过哪些玩具?
农村儿时的玩具全都来源大自然:软滕条、石灰条、石子、泥巴等自制的经典玩具。
带来了多样化的游戏:跳绳,跳房子,抓石子,玩泥沙锅,手拍糖纸。
满满的幸福和欢乐,存档在美好的童年里!
跳绳
跳房子
玩石子
玩泥沙锅
拍糖纸
童年时光
我是一位出生在北方农村的孩子,标准的70后,在那个时候,由于家贪,所以玩的玩具也有限。
1,抓石子,共七颗子,依次在先抛起的石子落下前抓起1颗,然后2颗,再3颗。每次抛起的石子不能落地。
2,打转转牛,用木头销成圆锥形,底部为尖尖的带圆弧形,在棍子上拴一布条,用布条抽动转牛底部,让它不停旋转,看谁的旋转的时间最长久。当然有的会加工一下,涂上颜色转起来更好看。
3,对鸡,好多农村小孩都玩过,用手抓起一只脚在另一只脚的腿根附近,用弯曲的膝部和对手对碰,谁弯曲的腿落地,或是由于重心不稳倒地算输。(之前没少烂裤角)😂
4,滚铁环,找一个圆环,用一个铁丝弯成凹形,装在棍子上,推着铁环滚动。
5,打弹弓。相信很多人都玩过。
6,对弹珠,弹出一定距离就算赢,就可以赢到对方的弹珠。
70后,可以自豪的说,玩过的玩具没有买的,都是自制的,木板削的木手枪,树丫做的弹弓,用废旧自行车链做的火药***,风车、风筝,纸飞机、玻璃弹珠…………
老去的70后!念旧的70后!有着开心童年的70后!没有熬夜也做不完作业的70后!成群结队嬉戏自由的70后!
我不是七零后,而是六零前。那时候的童年,可以说是无忧无虑的,天真无邪。我们这里的生产队搞得算比较好的,土地大多数属于河水浇灌,黑黝黝的黑土地,粮食亩产也不错。只有那些地势比较高,河水浇灌不到的土地,才会用机井浇灌。因此,我们小时候没有挨过饿。孩子们玩的东西也比较多,大多都是自己动手做的。故此,凡是那时候过来的我们,动手能力还是很强的。
1,弹弓:想必大多数男孩都玩过这种东西。制作方法也非常简单。
我小时候弹弓玩得还不错。这可能多少也算是一种天赋吧!后来村里民兵训练,我的***打靶成绩也非常好。
在我们平常比谁的弹弓打得准的时候,我弹弓每次都能够打准目标,但在发小们一起打鸟的时候,我总是因为心软,不忍心伤害那些小精灵而打不准。故此,在无忧无虑的童年,我没有打下过树上的一个小鸟。
2,弹玻璃珠:玻璃珠是农村供销社买的,里面各种各样的花色都有。玩的方法我记得不是太清楚,因为我不太会玩这种东西。几根手指的灵活度不好。
3,跳房子:那时候男生女生都会,不过,男生玩的时候少,主要还是女生们玩。我经常站在旁边看她们玩。
4,划冰车:冰车是自己动手用几块木板做的。那形状有点像现在的小板凳,下面装两条钢筋,盘腿坐在上面,再用两根磨尖的粗钢筋拄着,在冰面上划,冰车可以飞快地在冰面上跑。
5,抽毛猴:毛猴,有些地方叫陀螺,也是自己动手做的。在直径一寸多粗的木头上一截下来,用小刀刻成上宽下窄半[_a***_]的样子,再用砂纸打磨光滑,下面再安上一个滚珠,在光滑的地面或冰面上玩。用手让它转动,然后再用一条鞭子顺着它转动的方向抽。它会不停地转。还有人把它用油漆描画成五彩缤纷的颜色,转起来更好看。
6,自制橡皮枪:橡皮***作方法很简单,用一根粗铁丝,弯成***的大致样子,在铁丝上套上自行车链条,再安装一根皮筋、一根铁丝撞针、一个扳机。链条前面插一根火柴,拉动铁丝撞针到后面,一扣扳机,撞针顺着链条的小眼猛地向前冲去,把链条前面的火柴打着,火柴棍儿会射出去。那啪的一声也会吓人一跳。它的力道会把火柴棍***人的衣服里。
7,推铁环:这是村小学上体育课时经常玩的一种游戏。不论男女,小学生们都非常喜欢。既可以多跑路,还可以锻炼手的巧劲。
8,做鞭子:鞭子一般是用麻绳搓出来的,鞭梢,是用当地山上一种叫狼针的植物抽丝做的。摔起来“***啪”地非常清脆响亮。
9,抓骨头模:这是那时候大多数女孩子们玩的游戏。我没有玩过,不过我知道怎么玩。我的四个姐姐们经常在家里玩。
10,打四角:是用纸折成的。折叠的方法很简单,一张纸可以做一个四角。打四角,是一种小型竞技游戏,既需要力气,又需要用巧劲。用石头剪子布决定谁先开局,输了的把四角放在地上,赢了的先打。用四角冲着地上别人的四角打,别人的四角翻了,你就赢了。会打的能够把别人的四角一会儿时间全赢光。
我是80后,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那时家里穷所有的玩具几乎都是自己做的,下面我介绍几款我曾经做过的玩具:
1、陀螺
那时玩的陀螺都是木质的,小伙伴们经常一起去山上放牛的时候砍来比较硬质的木材,主要是山茶树。因为陀螺在地上转动会产生摩擦,对陀螺磨损比较大,所以需要用硬质树木,有时也会用钢针钉在陀螺底部正中心,这样钢针与地面摩擦会减少磨损,但这是技术活,钢针要钉在正中心,不然陀螺转动的不持久(因为偏心,小时候不知道原因)。制作的时候先用刀砍出大概是轮廓,然后就用刀满满削,最后轮廓比较均匀对称,表面光滑就好了,形状有大有小,有矮有高,根据自己喜爱来制作。然后偷偷拿一小把奶奶晒的亚麻,搓成麻绳就可以玩了。那时伙伴们有各种玩法,最常玩的是陀螺比武,两个或者多个伙伴,抽打陀螺让它与其它陀螺相撞,有的小个的直接被撞飞,有的相撞后不久就停下来了,最后停下来的就获胜;也有比耐力的,就是大家发动陀螺,使劲抽打最后大家一起停下来,看谁的陀螺转的久就获胜;还有就是玩点小特技了,抽打陀螺让它下台阶,有的厉害的越过几个台阶后,仍能持续转动,陀螺给我童年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
2、滚铁环
铁环制作比较简单,找个筷子粗细的钢筋(那时建房子的地方容易找到),找一颗大树,几个伙伴一起把钢筋在树上绕个圈,钢筋大致有个圆形形状后,就拿锤子慢慢锤,把它锤成一个圆环 ,主要要注意接口的地方,一定要对齐,最好不要有缝隙,这样转动的时候就不会卡住。然后用粗一点铁丝,弯成一个形状,做一个推手就可以玩了,那时伙伴们滚着铁环在村里追逐,常常忘了回家吃饭。
3、风筝
那时做风筝要在有风的季节,我们村在山坳里,放风筝要到高处或者到山上,制作也不太容易,首先要用干竹子,把它破成适当的竹条,不能太厚,重了风筝飞不起来,太细强度不够,风筝会变形。然后把竹条绑成某个形状,有燕子、蝴蝶、老鹰等等,再找来家里农用的薄膜纸,用胶水把薄膜纸粘在竹条上,去掉多余的薄膜纸,再加上尾巴等装饰,那时的风筝线一般都是白色棉线,一般都是从别人家建房捡来的准线。把它系在竹条设定的地方,一架自制的土风筝就完成了,等到风大的时候,站在高处,风就会慢慢把风筝带上天,因为在山区树比较多,等风筝飞过树梢,基本就成功了。
大家小时候都玩过哪些玩具呢,欢迎大家留言一起讨论,一起回忆无忧无虑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