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八零后小时候春节怎么过的?
小时候的记忆是美好的!记得小时候快到过年时,和爸妈到街上准备年货,他们会给我买玩具手枪当做新年礼物,那时都非常开心!记得每年都会有一把。到二十九家里都会蒸馒头,包包子!我就守在锅边等着吃热乎乎的大包子,记得小时候我能吃三四个那呵呵!我们家这面大年三十早上贴春联,早早的就被爸爸叫起床一块贴!妈妈从早上就开始忙活午饭。那时的饭吃的真香!大年三十晚上就会钻到爸妈的被窝里等着看春晚,到到晚上十二点在和爸爸起来放鞭炮!想起小时候真的很美好……
童年时光谁做过“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是什么感受?
小时候,一放学回家,最喜欢的游戏的老鹰捉小鸡!那是童年的记忆!
在许多我喜欢的游戏里,我最喜欢的是“老鹰抓小鸡”这个游戏了。这个游戏的规则其实挺简单的,先选一个人当老鹰,一个人当鸡妈妈,其他人就都是小鸡啦。老鹰的任务是躲过鸡妈妈,捉住躲在她后面的小鸡们。而鸡妈妈就要保护每一只小鸡不被老鹰捉住。别看游戏简单,玩起来却是其乐无穷哦!
游戏结束时,我和小伙伴累得满头大汗,但却玩得非常开心,并且约好了明天继续呢!
如今大了,回想童年的时光,果然感触颇深!而爸妈也逐渐老了。
是不是我们都不长大,你们就不会变老?是不是我们再撒撒娇,你们还能把我举高高?
童年时光谁做过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什么感受,我70后的有做过,相信70后60后,在乡下生活都有做过老鹰抓小鸡的游戏,80后的我都记不得了,当时没电视没三C产品,只有电影院,听收机的时代,,当头的哪个人要比较高
大,这样才能保护后面的小鸡,当老鹰的人也要跑得快才可以捉住小鸡,玩的时候又兴奋又害怕自己被捉住
童年时光做过的“老鹰抓小鸡”游戏,现在回忆起来让我觉得头晕得慌,也并快乐着。小时候村子里的同龄孩子比较多。一说起玩游戏十几个孩子一起来,场面也颇为壮观。
- 游戏随号令开始,十几个孩子同时跑动如长龙摆尾。站在后面我随队形颠簸。由于我个子小气力小上场没几分钟,哪怕使出吃奶尽头扔逃不出被“老鹰”活做的命运。晕头转向的被捉,晕头转向的走下场。队里的孩子发出咯咯的笑声,引得旁边的大人附和的笑着。
- 童年的时光很快乐。玩的游戏多种多样,每一种游戏都无师自通玩的且花样百出。那些游戏伴我们一路成长也给留下一个时代的回忆……
你小时玩过哪些难忘的游戏,欢迎评论分享。
我觉得无论是中老年人,还是现在的年轻人,小时候都玩过这个游戏。
我玩这个游戏大约是上小学前后吧?我充当的是小鸡这个角色,记得是牵着前头小朋友的衣裳后襟,左右奔跑着,嘻笑着,唯恐被老鹰抓住。
久远的年代。
童年是快乐的,简单的。
如今想想,恍如隔世,这几十年过的真的是太快太快了!
说起“老鹰抓小鸡”就勾起了童年的回忆。感受是:讲的是游戏,看的是人生。我从三个方面讲:
一、“小鸡”以弱对强,以少胜多
策略:1、以静为动,以守为攻。作为“小鸡”,战队只有一个人,是游戏里的弱势一方,面对阵势强大,虎视眈眈的老鹰,首先要做好自我防御,不被老鹰抓到。防守需要做到,以静为动,冷静观察,眼观六陆,耳听八方。面对众多双紧盯着的眼睛,时刻保持警惕,不仅要看好鹰头,还要观察整个队伍,发现攻势,机敏躲避,以防突然出击,措手不及被抓。
策略:2、以攻为守,主动出击。面对强大的“老鹰”,一味防守会处于被动状态,以攻为守,也是以少胜多的上策。“小鸡”瞅准时机,避实就虚,突破薄弱,迅猛出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捉住队伍中的弱者,也可实现险中取胜,赢得胜利。
二、“老鹰”团队协作,以强制胜
策略:1、主动出击,以众击寡。“老鹰”人多力强,占据绝对优势。***取正面出击,强造攻势,压制对手,然后攻其不备,将“小鸡”捉住。
策略:2、团队合作,协同作战。“老鹰”团队发挥团结协作精神,队伍做到首尾一致,团结一心,积极协同,以实击虚,胜多败少。
三、游戏记载着童年的快乐
童年的快乐中,游戏记载着最美好的时光。在******匮乏的年代,“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最喜闻乐见,人不需要太多,3 、5个小伙伴即可开始游戏。玩的是快乐,拼的是胆量和智慧,在游戏中磨练斗志,在斗智斗勇中找到乐趣,输赢都不伤友谊,童年的快乐全在其中!
讲的是游戏,看的是人生!
七零后的你印象中小时候的年是怎样过的?
往事已逝,美好永驻梦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快乐,前辈人的美好,当下之人未必觉得,有什么值得欢喜的地方!随缘、尽心、尽力,各人体会属于自己的快乐,有时独乐乐才是最快乐的。
我是七零后,在北方小时候过年啊,孩子们早早换上新衣服,女孩子更是被打扮的漂漂亮亮,头上扎上红色或者粉色的绸子的蝴蝶结🎀,抹上两个现在觉得很夸张的腮红,有的还会用那种火夹子把头发夹上一夹,(当然,夹的时候会冒烟)然后,就跑到胡同院子里玩去了,男孩子们会把鞭炮拆开来,一个一个的放,噼里啪啦的,大街上弥漫着鞭炮特有的气味,现在想起来那就是年味的一种吧。家家户户窗明几净,门上贴了对联和福字,窗户上有肥猪拱门和吊钱,果盘里摆满了花生瓜子干鲜果品,锅里炖好的红烧肉,面口袋两储满了自家蒸的馒头,刺猬和枣塔,红红火火,喜气洋洋。傍晚时分,胡同和院子里渐渐传来鱼肉饭菜的香气,孩子和大人们基本都到了爷爷奶奶家那里和叔叔大爷的家人们一起享用年夜饭了,物质虽然匮乏,但依旧吃的痛快淋漓,齿颊留香。小小的黑白电视,全家围坐在一起包饺子,等待十二点跨年那一刻的到来。随着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的倒计时,门外想起轰然的鞭炮齐鸣,那种震撼不曾再有,耳朵里都是乓乓的炮声,眼里都是漫天刺目的闪烁,鼻子里更是浓烈的硝烟的味道,这样要持续大约半个多小时的样子才一点点散去,就这样,年,差不多过半了……
小的时候在河北的农村过年,北方的冬天有些冷,七十年代的生活条件还很落后,所以,每当过年的时候,期盼着妈妈给我们做一件新的外套,棉袄还是旧的,只不过外面套上了妈妈自己做的新布外衣。
还有就是去乡镇上的大集,到过年时候,人们都称呼“花花集”,这个名字的由来,就是大集上遍满了五颜六色的人工花朵,女孩子喜欢买一些,扎在头发上,很好看的,而三五成群的男孩子,就喜欢去大集上的爆竹市场,捏着手里仅有的五元、或者十元的钞票,选购成挂成挂的小鞭炮,记得有200头的,500头的,1000头的,买个三包、五包,就兴高***烈的回家了,回家的路上有五里路,路上充满了一群孩子们的欢歌笑语声。
许多家庭都要杀猪宰羊的,一般都是自己家喂养了一年,到这个时候,邻居们的大伯叔叔便来帮忙,烧上一大锅热腾腾的水,把宰好的猪肉刷冼干净,然后,给帮忙的人们分上一些带着。
那时候人们的生活落后,物质欠缺,但精神很充实,记忆中的过年充满了欢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