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醒来死亡体验馆门票444元,你会去体验死亡吗?
没有去体验过,也不会去。最主要是商人的利益铜臭气在一张门票上全部彰显。
不得不说经营者抓住了年轻人好奇及心理上的一些特征,实际上体会死亡的过程没有什么很大的意义,好比我们大部分人都去过殡仪馆,都看到过死者离去最后的特征,都知道我们人最后的归宿是一张焚尸炉。
出殡仪馆的大门之前,人们还在互相感慨一番人生和活着应该如何如何,什么样的语言和“决心”都有。等到大家一分手,明天太阳一升起,是什么样的人还是什么样的生活,是什么性格的人始终不会改变,贪得无厌的人继续会贪得无厌,斤斤计较的人始终斤斤计较,好色之徒永远不怕色字头上一把刀,喜欢冒险的,权利的,金钱的人永远不会改变。这样的死亡游戏体会只有一个积极的动力:会大大增加你一时的消费观念,或许你结束游戏后就会加速自己的钱包货币流转的速度,积极寻找下一个非常***感官世界的“死亡游戏”。
小时候的我对死并没有特别的害怕,大概是小时候的日子过得太艰难了,没有幸福感可言,有种生无可恋的赶脚也说不定。
如今,人到中年的我反而害怕死亡,珍惜生命。面对自己身体上出现的每一个老去的标志——如白发、高血压、老花眼等,都会给我带来焦虑。
现在的我在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尽量地追求健康模式,以求自己能平安活到老。
然而,现实世界中却发生着越来越多的自我终结生命的现象,就在今年七八月份,“华山栈道***之后,湖南张家界天门山玻璃栈道又一男子跳崖身亡”,这种自我向死神献身的情况,媒体上的报道越来越多。
如果这些轻生者能够在之前先体验一下死亡的感觉,他们会不会因为突然大彻大悟而改变自己的***?我觉得很有可能。
我认为上海的这种“死亡体验馆”的存在还是有点意思的。
回答中看到有的小伙伴已经体验过了,从他们的感受中,我觉得这个死亡体验馆还是很值得一去的,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也想去体验一下。
虽然门票不便宜,但是如果真的能让人们都更珍惜生命的话,四百多块钱多乎哉?不多也。
我为什么会有要体验死亡的欲望呢?
因为每个人最终的目的地就是死亡,与其到真正死亡的时候再去体验,不如之前先体验一番再去真正地接受死亡的来临。
毕竟,当真正的死亡来临,人生就不可逆了,那是我们人生的最后一站,到了那一刻,有去便再也无回。
常常会看到一句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也就是说,很多人在垂死的那一刻会有很多关于生命关于人生方面的感悟,会对自己的人生有许多反思。
这说明死亡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人在面对自己人生的最后时刻,会变得彻悟而睿智。
但此时再多的彻悟也无力改变自己,人生到此戛然而止,其言虽善亦无大用。毕竟自己对生命的领悟,对于没有相同经历的他人来说意义一般不会很大。
“醍醐灌顶”、“豁然开朗”都不是别人三言两语就能开导出来的,大多是人自身顿悟的结果。
然而,有了这样的死亡馆的体验,虽然并不完全符合现实(毕竟开发这个体验馆的人自己也没有真正经历过死亡),但每个经历过的体验者肯定是有所感触的。
如果自此就更珍惜家人、珍惜时间、珍惜友情,那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种恐怖体验,就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生命的体验。
所以,如果有机会,我将去体验一把死亡的感觉。
不过,我觉得这个死亡体验的设计还有改进之处。
它的体验流程是这样的:12人游戏,每轮都有关于人性的题目,然后根据回答投票投出一人死亡,被淘汰的人通过漆黑的无常之路走向焚化炉体验真实的过程,最后再经过一段通道到一间纯白的房间模拟***开始重生,结束游戏。
我觉得死亡设计可以更真实一些,比如设计一些容易出事故的场景,比如***、癌症、遇到歹徒刺杀、遇到火灾被灼烧、遇到情感问题解不开心结割腕***等等。
体验者可以在这些死亡场景中自行选择一个场景,然后在具体场景中感受死亡体验,然后“通过漆黑的无常之路走向焚化炉”。
最后还可以用三维空间让体验者感受亲人因其离世而伤痛欲绝的场景,自己的魂魄在一边久久不愿离去的场景等等。
体验越逼近真实,对个人生存的感受越震撼,经历过的人肯定也越发地珍惜生命。
有个叫刘凌峰的广告界大佬,七月初被诊断为胃癌晚期,他在朋友圈发了愿望清单。
他的愿望清单里有健身清单——跑一次马拉松;有亲情清单——陪儿子钓鱼野营夜读参加家长会;有爱情清单——拍婚纱照……
我想,如果刘凌峰经历过死亡体验,如果正好他选择的场景是疾病,你想,他会不会在体验过后不珍惜生命,不好好吃饭锻炼休息?
他的愿望清单会不会要等到现在才想到要去实现?
或许,情况就不一样了,他很有可能会因为经历过死亡而更珍惜自己的身体健康,更珍惜父子相处的时光,更珍惜与妻子的相伴相依。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把身体搞垮了以后躺在病床上思考人生,写着有可能不能实现的愿望清单……
所以,有机会的话,让我们一起去上海死亡体验管体验一把吧,不见不散哦!
其实,也不是非要体验一把死亡才会去珍惜生命。海伦凯勒曾经***设上天给她三天光明,她将在这三天里如何安排。
那么,***如我们的生命只剩下三天,我们也可以把最后三天想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要程度排个序,然后一一实施——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死亡思维。
无论我们的生命还有多久的时光,我们都在向死亡逼近,所以,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我们生命的重要时刻,我们都要珍惜。
等到死神到来的时刻,我们就不需要再写愿望清单,轻松地跟这个世界说“拜拜”就行了。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死亡是外婆的去世。一个正常的工作日,刚到公司楼下妈妈打电话来,电话一接通妈妈哭的上起不接下气。到达外婆家是8月份炎热潮湿的下午,还没走进灵堂我就开始腿脚发软。走近看见外婆安详的躺在冰柜里,不经苦的泣不成声。
其实这还不算什么,最让人伤心的是出殡那天。定做的棺材偏小,而外婆没办法直接被放进去。导致外婆必须要强行被塞进棺材。那种绝望的无助感迎面扑来。
第二次觉得死亡可能与我相关可能是怀孕时。记得怀孕那年被爆出好几起孕妇因为羊水栓塞导致的死亡。然而接近预产期被告知臀围必须剖腹产,每天都被笼罩在恐惧的阴影中。
手术当天凌晨却意外羊水破了,从破羊水到手术等了足足6个小时。明显感觉到羊水已经流尽,在待产室躺着一动不敢动。害怕羊水没了影响到葡萄。
进手术室前,我死死的抓住我妈的手不愿放开,眼泪止不住的不停的流淌。我妈一直安慰我说:没事,很快就出来了!但我内心真的是一种死亡的恐惧。
我是一个很怕死的人,真的很怕~20几岁,还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没去过很多想去的地方。如果因为手术就次撒手人寰我该怎么办?
第三次感受到死亡的恐惧感大概是在一周以前。弟弟来北京出差告诉我弟媳被查处宫颈癌。和多数人一样,我也是谈癌色变的。弟媳现在每天重复着检查、服药的过程中。真正意识到原来癌症离我们这么近,生命如此脆弱。
我可能算是一个很容易杞人忧天的人。无法想象死亡会是什么样?如果那一天来临我会是恐惧还是安然?
而对于现在的我,只想多做点事,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剧本未写,伴侣未定,资金不够,所以暂时不回去。
不过我们可以来看看“死亡体验馆”到底有多神秘。
当“无常”
之门开启,只听得一阵阴风,在呼呼嘶吼。我往里走,一片黑暗,只得手扶着墙,半步半步地往前挪。走在这不到5米的通道,我体会到了至今最深的孤独——(我就要死了,没人和我一起)
这是其中一个体验环节,吓得我一身鸡皮疙瘩。
据说“死亡体验馆”是一种心灵成长的活动,通过在死亡中体验感悟,简单的来说就是对自身的升华,看清自己,通过心灵导师的引导改变自己的生活机会。
典型的就是“模拟葬礼”
曾经某台湾一女生在躺入棺材时,泣不成声“亲爱的爸妈,我曾经很幸福,你们的照顾和用心我都懂,但我的时间不多了,很后悔经常和你们争吵”,很多人体验过后都会说“活着真好,要更珍惜当下”
哀乐响起,穿上寿衣,吃上一顿离别饭,留下一封遗书,安然躺在棺材里。这种直逼真实死亡的体验让人真的有一种死而复生的感觉。收费只要444元有点太便宜了,一场“丧事”值多钱,有谁知道呢?
附上刚参加完醒来死亡体验馆的感受
每次体验以12人为一组,安排了12轮游戏,每轮都会给出一个关于人生关键词来进行讨论,比如亲情,友情,爱情,财富,权利等。最终票选出一位最不符合眼缘的人淘汰,被淘汰的人就要走入后面的死亡区域,去经受黑暗中的恍惚,焚化炉中的炙烤,最后重生的光明。以此类推直至剩最后一人,最后赴死一人恐惧感最深,需要再这个密闭的房间里待上5分钟感受孤独然后走向死亡。
我在这次体验中,第一轮就被淘汰了。
第一个关键词就是本能,自我介绍完后,先票选出你认为最合眼缘的一位,然后再票选出最不符合眼缘的人。这位不符合眼缘的就将要离开,当然这之中有一次机会,所以人背对真你只要有半数人转过来你就可以选择另一个人替你去死,结果就不说了。走向身后的无常之门,在一段段漆黑曲折的无常之路走着,没多久来到一片闪烁星光的空间,周围依旧是黑暗的,然后还会耳边忽远忽近会传来一些哭声笑声,整个环境会我想很多,从出生到现在所发生的事。再然后就到了焚化炉,趟上传送带缓缓移动进入炉中那时候虽然知道只是一个游戏但经历了前面无常的恐惧,彼岸的恍惚整个环境越发真实,我慢慢也开始恐惧起来,炉内通过播放熊熊火焰加上高温,强风的模拟和感知让人的思绪不停在游走,最后通过一段纯白的通道来到纯白色的空间还有很多白球,这里模拟***体验重生,最后主持人会给针对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给每个人一个关键词。我的是放下
场馆的创意还是很好的,但个人感觉死亡是一个私密的话题不该通过谈论投票来决定,死亡体验的过程还是很有代入感的,从无常路到彼岸的回忆,再到焚化炉的逼真最后重生真的能让人思考很多。还有最后的关键词也很有用,毕竟给你关键词的都是在研究心理学的人,而且都很准。至于值不值得每个人的感触都不一样。我虽然第一轮就淘汰但在体验的过程中的代入感让我静下来思考过去将来,也让我学会调解。还是可以去一次,但不否认票价的确贵。